
開盤節奏平穩,主城仍是供應主力
2025年10月,南京樓市延續了“金九銀十”的慣性節奏,但并未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市共10個樓盤開盤加推,與9月基本持平,整體供應節奏保持平穩。
從區域分布看,浦口區以3個項目領跑,江寧、秦淮各占2席,棲霞、雨花、溧水各有1盤入市。這說明主城及江北新區仍是開發商布局的重點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開盤項目幾乎清一色為住宅類產品,別墅和商業項目寥寥無幾,反映出當前市場對住宅剛性需求的依賴度依然較高。

價格止跌回穩,區域分化明顯
10月南京樓市最顯著的特征是“價格止跌回穩”。新房成交均價為26953元/平方米(建面),環比基本持平,結束了此前數月的連續下跌態勢。
各區域價格表現分化明顯:鼓樓區新房均價高達42779元/平方米(建面),棲霞區為32195元/平方米(建面),而溧水“玖宸府”僅16953元/平方米(建面),價差懸殊。
江寧區10月第3周新房價格為24140元/平方米(建面),環比微漲0.59%。其中,百家湖商圈高達38812元/平方米(建面),顯示出核心板塊的抗跌性。
數據顯示,10月南京商品房成交面積達20.06萬平方米(建面),明顯高于13.18萬平方米(建面)的供應面積,供求比小于1,市場呈現“供不應求”態勢,這為價格企穩提供了支撐。
改善型產品熱銷,剛需市場仍顯冷淡
10月南京樓市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高端改善型項目去化較快,而剛需、剛改板塊表現相對冷淡。
核心區優質住宅,特別是學區房和改善型產品持續熱銷。河西、主城等熱點板塊的低密度住宅產品關注度顯著提升,成為市場亮點。
反觀板橋、高新等剛需板塊,二手房成交價環比跌幅超10%,去化壓力較大。購房者普遍趨于謹慎,成交更多集中于總價較低、建面較小的剛需產品。
政策效應顯現,市場情緒有所修復
10月南京樓市的企穩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從“房七條”到“以舊換新”升級,再到多子女家庭公積金支持政策,一系列利好措施提振了市場信心。
國慶黃金周期間,南京新房銷量達1095套,雖同比下降11%,但較2023年同期增長15%,顯示出需求仍在積累。
房企營銷積極性明顯提升,60個樓盤提前蓄客,推出限量特惠房源、專屬成交優惠等活動,有效緩解了客戶的觀望情緒。

江寧板塊表現亮眼,多個項目集中入市
10月江寧板塊成為市場焦點,共有2個項目開盤,占全市開盤總量的20%。其中,江寧金茂府、映秦淮等項目備受關注。
江寧金茂府10月兩次開盤,價格分別達43752元/平方米(建面)和41470元/平方米(建面),顯示出高端改善產品的市場認可度。
映秦淮項目10月也兩次推新,開盤價格從42968元/平方米(建面)微調至40100元/平方米(建面),反映出開發商在價格策略上的靈活調整。

二手房市場同步回暖,但整體仍處調整期
10月南京二手房市場同樣呈現“止跌回穩”態勢。單周成交1735套,環比上漲35.12%,顯示出階段性活躍。
但從全年數據看,1至8月二手房成交同比下降4%,價格同比降幅達6.2%,說明市場整體仍處于調整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降價小區比例依然居高,特別是遠郊板塊價格壓力較大,而主城核心區域的優質二手房已率先企穩。
展望后市:分化將持續,理性購房成主流
展望2025年四季度,南京樓市大概率延續當前的結構性分化格局。主城核心區域供應稀缺,價格有支撐;遠郊板塊去化壓力仍大。
購房者觀望情緒雖有所緩和,但理性購房已成主流。性價比突出或具備稀缺屬性的項目將繼續受到青睞。
對于有意購房的朋友,建議重點關注主城改善型產品和優質學區房,這些產品在市場調整期表現出更強的抗跌性和流動性。
【特別提醒】
本稿件內容是由AI生成為算法和模型的運算結果,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樓盤點評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