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不是未來,而是現在
2025年10月,走進任何一個頭部房企的案場,你可能已經看不到傳統意義上的“人工接待”。取而代之的是24小時在線的AI數字人、自動識別客戶偏好的智能系統,甚至能自動生成戶型講解視頻的AI創意工坊。
這不是科幻,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據克而瑞最新調研,92%的頭部房企已將AI大模型列為提升效率的核心工具。AI正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從“輔助工具”躍升為“決策大腦”。
你是否也在思考:AI到底在改變什么?又該如何抓住這波浪潮?
全流程智能化:地產AI的六大主戰場
設計建造:從“經驗主義”到“數據最優”
過去,一個地塊的強排方案可能需要設計團隊反復打磨數周。如今,只需輸入地塊參數和產品限制條件,AI系統就能在傳統耗時十分之一的時間內,從數千種方案中篩選出貨值最大化的最優解。
更令人驚嘆的是,施工圖紙AI自動審核工具能在10秒內解析600多項數據指標,準確率高達100%。越秀地產的“YUE智工坊AI平臺”已實現設計方案初期時間縮短60%,滯銷項目去化周期縮短15%至20%。
投資決策:告別“拍腦袋”,擁抱“多模態預測”
在投資拿地環節,AI正成為房企的“第二大腦”。通過整合區域規劃、人口流動、消費趨勢等多維數據,AI可精準評估地塊潛力,降低投資風險。
超過70%的企業將“精準市場預測和定價”列為AI應用的首要突破點。這意味著,在行業容錯空間日益縮小的今天,數據驅動的決策已成為剛需。
數字營銷:從“廣撒網”到“千人千面”
還記得那個凌晨1點在短視頻評論區提問的客戶嗎?過去,這條評論大概率石沉大海。如今,AI銷售員能迅速捕捉并精準回復,還能主動挖掘需求,最終成功留資。
在上海靜安區,AI驅動的虛擬數字人、直播帶看、沉浸式互動展示已成為新盤開盤的標配。聯投置業的AI直播機器人U-bro上線首周,就實現留資93組、成交2套的亮眼成績。
智慧物業: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
萬物云的“AI員工”已覆蓋智慧運營、客戶服務、職能提效與數據智能四大方向。7×24小時自動化巡檢、多模態交互增強服務響應性,物業正從“成本中心”轉向“價值中心”。
永升服務通過AI將傳統工單系統轉化為自然語言交互模式,工單處理效率提升60%。這不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服務模式的根本變革。
供應鏈協同:透明化與精準化
超過50%的企業反饋,AI對供應鏈效率產生顯著提升。通過動態監控材料采購、物流調度及合作伙伴管理,AI實現了降本增效與響應速度的雙重提升。
資產管理:供需智能匹配,空間高效利用
在上海靜安,“悠座FLEXJOY”等AI解決方案通過智能辦公空間網絡,將業主閑置房源數字化接入系統。租戶可通過App智能預定小時級或日租空間,空置空間利用效率提升超30%。

上海靜安:AI+地產的“最佳試驗田”
作為上海“一江一河”戰略核心區,靜安區正加速推進“AI+”產業生態建設。這里不僅是商業高地,更是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最佳試驗田。
在靜安,AI不僅賦能營銷,更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區檔案館的AI開放審核系統準確率已超90%;數字化治理平臺打通房地產與政務系統,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
魔數無界品牌加速器的揭牌,更標志著靜安在“AI+新消費”領域的深度布局。這里正構建“國際大牌+本土新銳+藝術IP”的三維集聚生態,為AI+地產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
挑戰與破局:AI落地的三大瓶頸
數據孤島:有數不能用,有意不敢用
超過70%的企業存在中度至嚴重的數據隔離,64%的企業坦言面臨嚴重數據孤島困境。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如圖像、文本、語音)得不到有效治理,嚴重制約AI模型價值實現。
人才短缺:既懂業務又懂AI的復合型人才稀缺
目前,復合型AI人才在企業中的占比普遍低于10%。企業最急需三類人才:“營銷策劃+AI”產品經理、“地產投資+AI”分析師,以及數據科學家與算法工程師。
投入產出比難衡量:41%企業認為這是最大障礙
幾乎所有企業都要求AI投資在兩年內實現回報。這推動資源向高價值、快回報領域集中,但也限制了AI在更深層次場景的探索。
未來已來:地產人的AI生存指南
AI不會取代地產人,但會取代不用AI的地產人。
對于策劃人員,AI是“蜜糖”而非“砒霜”——它能高效產出文案、腳本和活動方案,讓你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專注創意與策略。
對于置業顧問,AI是“超級助手”——它能24小時接待客戶、精準篩選線索、智能跟進意向,讓你的業績如虎添翼。
未來的地產營銷,將是“AI處理信息,人類創造價值”的新生態。你的核心競爭力,不再是信息占有,而是情感共鳴與戰略決策。
所以,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思考如何駕馭AI。畢竟,在這場智能化浪潮中,最大的風險不是AI太強大,而是你還在觀望。









樓盤點評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