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買房訊(付強)三月中旬將至,疫情逐漸平息,全國土地市場在維持局部火熱的同時,流拍也“不增反減”,此前有人預測的低位運行并未出現。這是怎么回事?
??據中指院數據,2020年1-2月,300城住宅用地流拍面積為581.48萬平方米,比2019年同期大幅減少37%。而據樂居買房觀察,自疫情爆發以來,60座重點監測城市中僅有長沙、肇慶等個別城市出現流拍,部分城市因疫情防控而延期或暫停土地出讓。較之2019年四季度少則十余、多則數十的月均流拍數量,近兩月來的流拍情況稱得上大有好轉。
??從客觀層面看,導致房企疫情期間拿地審慎、流拍土地增加的不利因素有很多,諸如銷售回款受阻、資金面持續趨緊,債務高峰臨近、需優先保證償債,對疫情影響時長難以判斷、下調后市預期等。但土地交易非但沒有下行,反而有升溫之勢,北京、寧波、成都、合肥、杭州、合肥等多城土拍熱力十足,溢價率超30%的成交屢見不鮮。
??實際上,經歷了2018年的流拍“大潮”,土地流拍面積從去年起已呈現下降趨勢,上半年優于下半年。中指院數據顯示,2018年流拍土地的規劃總建面達到11298萬平方米,而2019年已回落至約7000萬平方米。
??不過,縱使處于下降的大趨勢中,近兩月流拍明顯減少,也有其相對特殊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土地供應端的變化。近年來,為抑制地市過熱,部分開發商扎堆搶地的一二線城市施行了較為嚴苛的土地出讓政策,包括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配建面積等。這些附加條件對房企經營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限制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間接導致了流拍的增加。
??而2019年以來,特別是此次疫情期間,多地適當放寬了土地的出讓條件,典型如北京連續入市多宗非限價地塊,以及多城出臺延遲繳納土地出讓金甚至放寬預售條件政策等。這強化了開發商的盈利預期、解決了當下的資金困難,促使房企拿地熱情增長。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土地推出面積雖明顯下降,但優質地占比有所提升,流拍減少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再將焦點延伸至整個房地產市場。為應對疫情給經濟增長造成的沖擊,2月至今,已有約70城出臺了涉房地產調控政策,部分涵蓋適度放松條款。無疑,這也使房企更加看好樓市發展,進而提升對土地市場的需求。
??而在中央層面,央行為提振經濟出臺了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連續釋放1.7萬億元資金等。加之新一期LPR再度下調,種種跡象和舉措都令市場預期更加穩定,提振了包括房企在內各行業的市場信心,也成為房企近期積極投身土地市場、踴躍圍獵拿地的重要原因。
??隨著疫情逐漸平息,地市又會呈現何種走勢?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分析師謝楊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預測,土地市場可能會在政策扶持和供應增加的雙重利好下迎來拿地小高峰,屆時將有更多房企加入土拍大軍。“不過,企業拿地仍需謹慎,在保證地塊盈利空間的基礎上,選擇基本面良好、有產業和人口支撐城市更能支撐長遠發展。”(完)
樓盤點評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