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厭倦了鋼筋水泥的“鴿子籠”?是否渴望在城市中心也能擁有私家庭院?別急,北京正悄然掀起一場居住革命——第四代住宅來了!
第四代住宅,又被稱為“城市森林花園住宅”或“立體花園住宅”,它融合了別墅的私密性、四合院的鄰里感和高層住宅的便利性,讓“戶戶有花園,家家有露臺”成為現實。
與前三代住宅(茅草屋、磚瓦房、電梯高層)不同,第四代住宅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容器,而是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空間。這一理念如今已在北京多個區域落地實踐。
北京有哪些代表項目?這些樓盤值得重點關注
2025年,北京已成為全國第四代住宅的創新高地。據市場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重點城市四代住宅項目將突破70個,北京是其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龍湖·觀萃:北京較早入市的第四代住宅項目之一,曾獲行業設計獎項。項目位于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建面約77–129㎡,得房率高達94%,每戶贈送約6米挑高空中浮島陽臺。
電建瀧悅·玖宸:擇址京西半山,容積率僅1.05,是北京少見的低密四代住宅。每戶預留25–40㎡空中庭院,預設種植槽與上下水,主力戶型為建面232–510㎡城市別墅。
幸福里潤園:每戶配備約20㎡空中花園,采用自動灌溉系統,并預留光伏板安裝接口。社區打造上萬平方米“森林綠軸”,還配建公立小學,生活配套齊全。
此外,房山良鄉大學城、中央別墅區等地也有多個四代住宅項目陸續入市,覆蓋剛需到高端改善全客群。

科技感從何而來?智能+綠色雙輪驅動
你以為第四代住宅只是“大露臺+種花”?那可太小看它了!真正的科技感,藏在細節里。
智能家居高度集成:從燈光、窗簾到家電、安防,全部可通過手機或語音控制。部分項目還引入AI系統,能根據居住者的生活習慣自動調節家居環境。
智慧能源管理:露臺預留光伏板接口,社區配備數字化能源調度系統,實現水、電、暖的智能監控與節能優化。
適老化智能設施:在政策引導下,新項目普遍配備無障礙通道、智能門禁、多維報警系統,讓不同年齡層都能安心居住。
更前沿的是,部分項目已試點無人機空中物流、無感垃圾投遞等服務,未來送貨可能直接送到你的空中庭院!
綠色生態如何實現?垂直森林不是噱頭
第四代住宅的“綠”,不是簡單種幾棵樹,而是一套完整的生態體系。
立體綠化全覆蓋:建筑外墻、陽臺、露臺、屋頂全部融入植被,形成“垂直森林”。每戶空中花園面積達20–40㎡,可種植高大喬木,真正實現“推窗見綠”。
雨水循環利用:采用PDS防護虹吸排水系統和屋頂雨水花園,收集的雨水經過濾后用于綠化灌溉,既節水又緩解城市內澇。
節能建材廣泛應用:高性能保溫墻體、雙層中空玻璃、LED照明系統成為標配,部分項目還引入太陽能屋頂,降低碳足跡。
這種設計不僅美觀,更能調節微氣候、減少熱島效應,讓小區內部溫度比周邊低2–3℃,夏天更涼爽。

空間設計有何突破?得房率超90%的秘密
最讓購房者心動的,莫過于“超高得房率”。傳統住宅得房率約80%,而北京四代住宅普遍達90%以上,部分甚至接近100%。
秘訣在于“面積贈送”:露臺、空中花園、錯層挑高空間通常不計入產權面積,但實際可使用。例如西南四環某項目,25㎡露臺挑高6米,完全由業主自由支配。
三面采光無死角:戶型普遍采用LDKBG一體化設計(客廳、餐廳、廚房、陽臺、花園融合),實現270°甚至360°采光,視野通透。
空間靈活可變:一道推拉門就能隔出獨立客房,架空層、風雨連廊等公共空間也鼓勵多功能使用,滿足居家辦公、親子活動等多元需求。

公共空間如何升級?在家門口享受公園生活
第四代住宅的革新不止于戶內,更延伸到整個社區。
上萬平方米的自然景觀成為標配:人工湖、原生樹種、下沉庭院、屋頂農場……居民無需遠行,在小區內就能享受“公園式生活”。
更關鍵的是,這些空間被設計為“社交載體”。共享花園、鄰里連廊、架空活動區,鼓勵居民走出家門,重建街坊鄰里關系。
正如一位項目負責人所說:“我們打造的不是房子,而是一個有溫度的社區。”
未來趨勢如何?政策+市場雙輪推動
2024年底,《北京市高品質商品住宅設計導則》正式發布,明確鼓勵開敞陽臺、架空層、立體綠化等設計,為四代住宅落地提供政策支撐。
2025年,北京新申報的四代住宅項目數量明顯增加,預計將成為改善型購房者的主流選擇之一。
當然,挑戰依然存在:維護成本高、綠化養護難、北方氣候適應性等問題仍需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第四代住宅正重新定義“好房子”的標準。
你準備好擁抱“空中庭院”生活了嗎?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再到“住有樂居”,第四代住宅代表的不僅是一種建筑形式,更是一種回歸自然、注重體驗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厭倦了千篇一律的高層住宅,不妨去看看北京這些充滿科技感與綠意的新項目。或許,你的理想之家,就在那片“城市森林”之中。









樓盤點評
寫評論